第23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下称“广州艺博会”)12月3日闭幕,以7.75亿元交易额划上完美句号。仅非遗板块与文创产品,交易额就近1.7亿元,一连串的有益探索与亮丽数据,再一次扎扎实实擦亮了广州这张艺术文化名片。
“本届广州艺博会国际品质再次拔高,广州艺术热情持续高涨,艺术家作品交易热度也再次提升。广州艺博会已经走进了大众的心里,这座城市因为广州艺博会而聚合起来,大家乐于博览会的形式。广州,正在用文化唤醒城市记忆,用艺术激发城市活力。”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说。
本届艺博会观众热情高涨,门票提前一天售罄,媒体争相报道,大大提升了艺博会的影响力,专业观众的大幅度增长让艺博会含金量提升。
根据艺博会大数据统计,四天展期引来客流高达28万人次。据统计,观众60%来自珠三角区域,港澳台及国际区域占20%,剩余20%则是来自于国内其他省市。现场看到,“洋面孔”明显比往年增多,这也印证了广州艺博会作为国际当代艺术展会的成功定位。从年龄上来看,80、90后占据“半壁江山”,这个群体对于艺术皆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审美。
本届艺博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穿着统一服装的看展团体。来自佛山的南海艺术高级中学此次组织师生400人来到艺博会现场,谈及观展体验,有学生表示,近距离接触名家作品感觉极好。此外,一家几口牵手逛展成为这个周末的文化艺术一日游。来自浙江的金女士一家三口来到了广州艺博会,“我常来广州艺博会,广州艺博会每年都有很不一样的东西,像恩招画廊带来的作品,不管是材质、题材,还是视觉冲击力,都是能够在全场脱颖而出的。”
德采堂艺术家胡明德说到,作为艺博会的老朋友,这些年明显感觉到中国的大众鉴赏能力提高了,且观展习惯改进不少,今年交易近20幅作品,满载而归。当代艺术家史曦岩表示,抽象的作品越来越被接受,这种趋势让艺术家就可以放开自己,更自由地去表达。
当代艺术成为重头戏,掀起一股新锐的收藏风。“广州当代艺术由于广州艺博会的引领逐渐形成规模,审美和认知度在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家邀请展50%作品成交,彰显了中青年潜力艺术家的市场活力。青年艺术家邵也总成交49幅,交易额近80万,后续还有订单沟通中。四川当代水墨艺术家米金铭成交作品38幅,交易额近80万……”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彭文斌告诉记者,本届艺博会买家群体对当代艺术从不懂到感兴趣到消费已经逐渐形成局面,广州艺博会这几年对当代艺术的推动逐渐显现成效。
“广州非遗”深入生活,走入市场。本届广州艺博会的8大单元主题展馆中,非遗馆主题展馆“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是广州艺博会的一大亮点。该展区全面呈现岭南文化和岭南视觉元素,将非遗融入花城广州的勃勃生机。非遗展以永庆坊街区结合岭南建筑元素,营造了一个多维、互动、充满体验感的“广式美学生活空间”,大众漫步其中如同漫步在一个广式西关大院。据介绍,今年通过尝试广州艺博会这样的国际平台,以“广州非遗+”的文化新业态为核心展陈内容,强化和突出“广州非遗”天然的市场优势以及在消费与收藏上的内涵与价值,将社会各方对“广州非遗”的全面关注与跨界合作推向一个更深更远的新境界。
买家组织精准化并多元化又是一筹展重点。据介绍,本届艺博会高端藏家和家庭消费占比总参观人次的近40%。VIP预展当日,组委会精准邀约了全球各大知名拍卖公司、私人银行客户、商会协会、艺术基金、艺术院校等近20000名贵宾客户。参加过16届广州艺博会的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告诉记者“在我的作品收藏中,家庭收藏和家庭理财占比超过50%以上,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我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广州是卖得最好的。所以我的工作室也设在广州,我能和我的藏家、艺术爱好者频繁沟通互动。”上届广州艺博会,米歇尔的《向日葵》就以30万元成交。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更好发挥广州艺博会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组委会还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创作奖。”彭文斌说。多元、跨境、深度的发展理念给广州艺博会展商带来更大的热情。
品质至上,诚信为重,用心服务, 我们真诚与您合作,竭诚为您服务!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布沙路239号卢浮宫油画城A16
手机:18617171540
电话:075528740845
深圳市创世美艺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布沙路239号卢浮宫油画城A16
联系人:易先生 手机:18617171540 电话:075528740845 邮箱:403122544@qq.com